手指 × 數碼 × 毛地黃
(文長慎入,欲知 digoxin 發音可直接跳至最後)
有一種 裝文青 營造文藝氣質的下標題方式是:臚列幾個看似不相干的詞彙,三個詞彙尤佳,再搭配符合文史哲刻板形象且濫用多年的康熙字典體;詞彙之間或可插入不明所以的「×」,除了區隔詞彙外,也一廂情願地創造出詞彙間交集的可能,任由讀者天馬行空賦予它們莫衷一是的關聯。最廣為人之的經典範例,莫過於日本以拖稿聞名的漫畫家冨樫義博,其筆下的《HUNTER × HUNTER 獵人》了,每集動畫的中文版標題均以此方式呈現,例如「蠟燭 × 原則 × 內鬨」。
如果你曾於醫學院校系走跳,曾在排山倒海襲捲而來的英文單字之中縱情澎湃、浸淫、沉溺、汩沒,那麼你十之八九能從「手指 × 數碼 × 毛地黃」這三個在中文語境中幾乎萍水相逢的組合中,忖測出一些端倪。即使本文措詞充斥著強烈的中文色彩,今天的主題仍是英文。三者之中,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最容易聯想的唯有digital;對照一旁錯落的「手指」和「毛地黃」,本文的主題自然水落石出──手指和腳趾合稱為digit,毛地黃屬的學名是 Digitalis。
如果你曾於醫學院校系走跳,曾在排山倒海襲捲而來的英文單字之中縱情澎湃、浸淫、沉溺、汩沒,那麼你十之八九能從「手指 × 數碼 × 毛地黃」這三個在中文語境中幾乎萍水相逢的組合中,忖測出一些端倪。即使本文措詞充斥著強烈的中文色彩,今天的主題仍是英文。三者之中,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而最容易聯想的唯有digital;對照一旁錯落的「手指」和「毛地黃」,本文的主題自然水落石出──手指和腳趾合稱為digit,毛地黃屬的學名是 Digitalis。
手指 × 數碼
萬法歸宗:由近至遠,由實而虛,「手指」是離我們最接近、最具體的了。拉丁文的「指頭」叫做 digitus,由於人有十根手指,便於計算10 以下的數量,逐漸衍生出數數、數字的意思。到了 14 世紀末,英文開始以 digit 指涉小於10 的數字:0、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 。西元 1640 年代,digit 在英文也用於指稱手指、腳趾;拉丁文的 digitus (指頭) 形容詞型態為 digitalis (指頭的),由「digitus + -alis (形容詞詞綴)」而得,digitalis 衍生而來的英文單字 digital 也在 1650 年代後逐漸崛起,意為「手指的、腳趾的」,例如 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 (肛門指診)。
我們暫且回到現實世界的英文。如果拿單字 (word,即中文「詞」的概念) 和字母 (letter) 來比喻,數字 (number) 像單字,digit 像字母。1024 這個數字 (number) 是個 4 位數 (4-digit number),256 這個數字 (number) 是個 3 位數 (3-digit number),8 這個數字 (number) 是個 1 位數 (1-digit number)。而操作提款機要求我們輸入 6 至12 位的密碼,以 6 位密碼為例,就是要在 _ _ _ _ _ _ 這六個位置上各自從 0 至9 這十個digit 之中任選一個填入,形成由 6 個 digits 所組成的通關詞 (6-digit passWORD)。
到了 1938 年,digital 才開始有「使用數字的」的意思,尤其 1945 年後特別用於計算機、電腦領域,而 1960 年後才開始指稱資訊的記錄或播送,這些便是現代社會日常生活中 digital 最司空見慣的「數位、數碼」的中譯,如 digital camera (數位相機)。
手指 × 毛地黃
那麼,指頭與數字又干毛地黃底事?又為何毛地黃的屬名 Digitalis 和拉丁文指頭的形容詞拼寫方式竟如出一轍?
原來,英文的毛地黃叫做「狐狸手套 (foxglove)」,fox 的來源不可考,glove 則來自毛地黃宛若手指的花冠 (corolla)。無獨有偶,德文亦採用手指的比喻,稱毛地黃為 der Fingerhut;字面上是「指 (der Finger) + 帽 (der Hut)」,本意為縫紉時若需要按壓針頭,為了避免針頭弄痛弄傷指頭,而戴在指尖的金屬指帽,中文稱為「頂針」、「針箍」或「指沓」。
現代拉丁文直接將「毛地黃」一詞從德文 Fingerhut 翻為 digitalis,digitalis 於英文指涉「毛地黃」初見於1629 年,1660 年代始行其道,日益風靡。1799 年起,除了指植物本身外,digitalis 也可代指藥粉:自毛地黃的葉子磨碎乾燥後的藥粉,活性成分包括 digitalin、digoxin 等強心配糖體 (cardiac glycosides)。
digoxin
以埋兵伏將法屬文,鋪陳了以上一千多字,今天的主角「地高辛 (digoxin)」 終於現形。曾遭生藥學 (pharmacognosy) 荼毒的你,或許配糖體云云船過水無痕:毛地黃那些digitoxin、gitoxin、digoxin、diginatin、gitaloxin 儼然隨機排列組合的種種,那些執著於類固醇結構上多一個、少一個羥基 (hydroxyl, -OH) 天誅地滅的種種,或許再怎麼垂死掙扎、苟延殘喘終究不過是白駒過隙,忘得一點也不剩。然而不得不否認的是,這些蛛絲馬跡在在透露出 digoxin 那匪夷所思的發音:即便只有 digoxin 的 g 後面的 i 遁世離俗,也「匿跡而不銷聲」地暗自狎玩、嬲惱著 g 的發音,讓 g 乖乖就範讀成 /dʒ/,曰:
嘻!Digoxin 裡頭這隻消失的 i 正對著「地高辛」這個失真的音譯竊自訕笑呢!
digoxin /dɪ `dʒɑk sən/。
本文或許咬文嚼字,讓一些久違多年文謅謅的成語、俚語、罕見字出來和讀者打個照面,但這不過是試圖掙脫以自然科學為主軸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環境下,因傳遞資訊重於渲染情感而日趨冰冷、制式的中文措辭習慣,聊以掇拾記憶中深埋已久的殘文敗字。如果你耐心地把整篇文章看完,很高興你喜歡這樣的文字風格。
參考資料
- Merriam-Webster Dictionary
-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
- 圖片來源為 Wikipedia,是我自己去除背景的
- 中文字型為路人皆知的康熙字典體
- 有人看出背景的數字是什麼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